今天: 收藏本站 | 设为首页 | 请您留言
景点故事
济南的神话传说
来源:本站 点击数:1235 字体大小:

济南的神话传说

  济南这个美丽的城市有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,这一个个的传说故事就像是一串串晶莹的珍珠,散落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……。这座城市因为这些传说而更加神秘和耐人寻味,传说故事也因了这座城市而更加鲜活和生动。让我们走遍她的角角落落,去解读那一个个与这座城市有着血脉相连的神话传说吧。

 

趵突泉涌

     

  很久以前,济南城里有个名叫鲍全的青年樵夫,天天手不离斧地砍柴,仍养活不了年迈的双亲。双亲突然得了重病,没钱请医生,鲍全只好眼看着父母相继去世。

从此他向一和尚学医,几年中救活了许多老百姓。那时济南没有泉水,遇上旱年,连煎药的水也没有,鲍全每天早起去担水,为那些买不起水的穷人煎药。一天,鲍全在担水的路上救了一位老者,并拜这位长者为干爹。干爹看鲍全一天到晚为穷人治病,忙得连饭也没空吃,就说:“泰山上有个黑龙潭,潭里的水,专治瘟疫,你要能挑一担潭水回来,每个病人只要滴到鼻里一滴,就能消除百病。”鲍全拿着干爹给的拐杖,历尽艰辛,来到泰山黑龙潭,却发现这里原来是龙宫,干爹是龙王的哥哥。鲍全挑了一件龙王的礼物白玉壶,里面的水永远也喝不完。鲍全回到泉城后,为很多病人治好了病,州官听说后派人来抢夺,鲍全把壶埋在了院子里。公差在院中挖到了白玉壶,却怎么也搬不动,他们一起用力,只听“咕咚”一声,突然从平地下“呼”地窜出一股大水,溅起的水花撒满全城,水珠落在哪里,哪里便出现一眼泉水,从此济南变成了有名的泉城。人们为了纪念鲍全,把这泉叫宝泉,年深日久,人们根据泉水咕嘟咕嘟向外冒的样子,又把它叫成“趵突泉”了。

 

钟声如润

  济南大明湖边有一条街,叫“钟楼寺街”。街上有钟寺,寺内有一口大钟,钟响时,隐约有悲凉凄楚之音,如一少女低声泣诉。传说从前这里住着一位贾姓青年商人,不幸丧妻,留下一个不满三岁的幼女。后来,贾商续弦,后妻嫉妒成性,经常折磨贾女。有一次她竟恶狠狠地用香火把女儿脸烧坏。贾商外出归来,见女儿的惨状,伤心郁郁而死。一天,墙外铸钟的火炉生火后,恶妇骗贾女登高观望,一把把她推进了火炉之中。后来大钟铸成,响声里便有贾女的哭泣声。恶妇残害继女,每每听见钟声便胆战心惊,不久便害心痛病而死。

舜为凤身

  相传,舜是古代东方先民的首领,凤是东方先民的图腾。一天夜里,舜父梦见一只凤衔着一粒谷种来喂他,并说:“我是来给你做子孙的。”于是,舜母怀孕,生了一个目生双瞳的孩子─—舜。舜长大后,便在历山下耕作。当时,黄河流域有大象生息,舜便驯化大象用于耕耘。他还教人制陶器和捕渔狩猎,发展生产。舜名扬天下,招来人嫉妒。一个恶徒曾请舜去修谷仓,暗地却放火烧仓,但舜在大火中化作一只凤鸟扶摇飞去。

泪洒珍珠

  远古时代,历山(今千佛山)下出了一位大贤人─—舜。他从小就跟当地黎民百姓在山下耕种,并显出了超人的才能和品格。尧听说后,不但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舜,还将王位禅让于舜。舜勤于政事常巡视四方。这年,舜远行南方。不久,山东一带久旱无雨,娥皇、女英便带领父老乡亲早晚祈祷上天降雨,但姐妹二人膝盖跪出了血,天空还是没一丝云彩。姐妹俩又带领大家打井找水,人从双手都磨起了血泡,终于挖出了一口深井。正在这时,传来了舜病倒于苍梧的消息,娥皇、女英心如刀割,只好挥泪告别众乡亲。当一串串泪珠洒落在地时,突然,“哗啦”一声,泪珠滴处,冒出一股清泉,泉水像一串串珍珠汩汩涌出,这就是今天的珍珠泉。后人亦有诗云:“娥皇女英惜别泪,化作珍珠清泉水。”

  趵突泉畔,约在二千多年前就建有娥皇女英庙(娥皇、女英系舜的两个妻子),趵突泉流出的溪水,北魏地理名著《水经注》就已记载,名叫“娥英河”。

   大禹伏龙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传说在大禹治水的时候,历山脚下是一片汪洋。水底有两条孽龙兴风作浪,禹将济、泺二水疏通,洪水排尽,孽龙无处藏身,跃身向东窜去。大禹紧追不舍,恶龙钻进城东山上的石洞,禹上前擒捉,那龙长啸一声,破山而出。

    大禹追至山涧(即今日回龙洞,在浆水泉风景区),终于制服孽龙。那龙穿越时出现的洞,后人便称为龙洞。那座山也因此得名龙洞山,又叫禹登山。山下那条幽深的涧沟,被称为“藏龙涧”。山下有水湾一处叫“饮马湾”,传说是大禹人马饮水之处。马喝足后扬蹄一踏,在石上留下了一方蹄印。此蹄印奇怪得很,不管天多旱也常年有水,不管水多大也不外溢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历山铁锁

  历山,今又称千佛山。传说很久以前,山上有把古铁锁,粗如人臂,绕其峰两周。为什么呢?原来历山原本是一座海上仙山,在山上居住的仙人生性好动,总是带着这山东游西逛,惹得海神大为不悦,暗用铁锁将山锁住。谁料一日铁锁被挣断,那座山便飞落此处,但一把断锁却依然系于峰上。

  “历山铁锁”在千佛山顶。山顶上有一座“赏菊阁”,从山下远远地就可以看到。从赏菊阁再向西,继续攀登,不远处才真正到了千佛山的山巅。两块巨石东西向坐落着,中间仅能一人通过。其南边一块朝西的一面,刻着四个篆字---“东海锁石”。

“历山铁锁”就在这巨石的下面。只见一把生铁铸造的古式大锁放在山顶,锁着一条粗如人臂的长长的铁链。

  “历山铁锁”,和千佛山的来历传说有关。

  唐朝段成式的《酉阳杂俎》记载:齐郡接历山,上有古铁锁,大如人臂,绕其峰再浃。相传本海中山,神好移,故海神锁之。挽锁断,飞来于此矣。

   段式成的记载虽是神话传说,但“海”与“山”的变化却与现实相近。据今人研究,千佛山是泰山余脉。距今五亿年前,济南地区为海域。1.8亿年前,发生了强烈的地壳运动,沉积的石灰岩跟泰山一起上升,造成了巨大穹隆构造,于是形成了千佛山。

千佛山历史悠久,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。“历山铁锁”景点就是一个例证。

半夜鸡鸣

  “半夜鸡叫”的故事是最早流行于济南的一个传说。

  在济南东郊,有一处平陵遗址,断垣残壁,颓立于平畴原野上。相传当年建城时,一个会妖术的头领,驱赶济南百姓日夜筑城。人们苦不堪言,但他仍嫌进度太慢,便施展法术,让石头人夜里帮忙,至鸡鸣时则止。首领有一女儿,与民工中一青年男子相爱。她很厌恶父亲的做法,就命人半夜时模仿鸡叫,引得群鸡共鸣,石头人无法干活,筑城只好半途而废,只留下了如今的残墙断垣。

郎公讲经        

    长清境地内有座郎公山,山上有块状似人形作揖念经的郎公石。传说,郎公是东晋时著名得道高僧,他经常和好友长清人张忠(字臣和)一起探讨佛学。一次,张忠邀郎公来家乡讲经,数千人聚集起来听讲解。郎公出神入化、耐人寻味的讲演使听者都入了迷,不一会儿,连山上的山石也听得津津有味,不由得频频点头。郎公淡淡地说:“这是山石显灵,被我解化了。”后来,郎公讲学的地方就称作灵岩。灵岩西南一座不很高的山,人们称为郎公山,山中那块双手合十的和尚形象的石块,人们称之为郎公石。

    据《神僧传》记载:“郎公和尚说法泰山北岩下,听者千人,石为之点头。众以告,公曰:此山灵也,为我解化。他时涅槃当埋于此。”此地即为灵岩寺,取“顽石有灵,闻法点头”之意。

  二郎担山

  传说很早以前,济南北郊原是一马平川。二郎神赶太阳,挑着两座山走到这里,放下担子歇脚小憩。不料两座山竟生了根,再也挑不起来。就连他从鞋里倒出来的两堆土,也变成了后来的粟山和北马鞍山。二郎神挑来的两座山天天增长,惊动了太上老君,他怕这山会把山明水秀的济南压起来,就围着两山撒了圈丹药,山从此不再长了。后来,人们便把这两座山称为南药山、北药山。

龙吟琵琶          

  好多年以前,离济南黑虎泉不远的地方,有一家馍馍铺,主人叫王忠,他有个女儿叫荷花。父女俩为人厚道,乐善好施。有一年大年三十,他们父女帮助了私访受困的东海龙王父子。为报恩,东海龙王赠给王忠玛瑙宝珠一枚;龙子赠给荷花龙吟琵琶并教她弹奏仙曲“龙吟三弄”。后来,这事被知府得知,便抢来宝珠,宝珠落地,化为玛瑙泉,淹掉了府衙。荷花姑娘更是宁折不弯,为不受知府儿子的调戏凌辱,怀抱琵琶跳入泉中。此后,每逢夜晚,泉中便传来丁冬悦耳的琵琶声,人称此泉为“琵琶泉”。

玉函青鸟

    玉函山,在济南市南郊。传说王母娘娘曾在此山居住。山上有一种鸟,青足,赤黄嘴,白翅膀,紫脑门,名叫“青鸟”。王母把盛放仙药的玉匣留在山上,命青鸟守护,故此鸟又名为“王母使者”。后来,汉武帝登此山,拣到王母留下的玉匣,非常高兴。可是,当他下山时,玉匣忽然变作一只青鸟飞走了……。

    玉函山,又名兴隆山、小泰山,位于济南市南郊,地处历城县十六里河镇,海拔523米,是济南近郊最高山峰。

    王母池位于玉函山巅山顶平阔,东侧原有兴隆寺,亦叫卧佛寺,建于唐代西侧原有宋代所建的泰山行宫,因祀泰山碧霞元君,所以也叫碧霞祠。现寺院遗址仅存少量建筑,王母池在碧霞祠废墟北侧,形似方井,亦称瑶池。传说是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。        

秦府沉潭

  相传唐朝开国元勋秦琼,于济南建造府第,称“国公府”。一日晚上,雷电交加,风雨大作,轰然一声巨响,秦府下陷,此地变成一片深不可测的潭水。后有人潜入潭中,见水底有一处豪华府第,一条巨龙盘踞殿内,吓得他连忙退出。也有传说,曾有人躺在潭下大殿门口,惊醒了─—原来他睡着翻身,差点滚入潭中,被别人拉住了。据传那府第便是下陷的秦琼府,那潭便是今日的五龙潭。

  秦琼是唐开国名将,祖籍济南人,与程咬金、罗士信都是唐初的英雄。他在贞观年间去世后,他的儿子一直居住于此。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末期,由于玄宗宠爱杨贵妃,荒淫无度,朝政荒废,政体腐败,奸臣当道,民不聊生。秦琼之子由于正直不阿,看不惯,便和一些仁人志士聚集在府里痛斥朝廷的腐败与奸臣的恶毒,结果被小人告发,玄宗闻言大怒,派人来济南缉拿秦琼之子,并将秦府抄家。朝廷官兵刚来济南快到秦府时候,突然电闪雷鸣,有人见五条金龙闪现空中,随即秦府整体塌陷,塌陷处形成大坑,大量水冒出,形成了今天的五龙潭。自此秦府便消失,被一池潭水取代。而关于此潭的传说更是很多,史书记载,曾有水性好的人进入潭中,游入很深,发现一处府院,上写“秦琼府”,里面用具齐全,有人居住。明代还有人在潭边见秦琼显灵,等等传闻自古很多。

  据历史明确记载,每逢乱世与人心向恶的时代,此潭便会发生异相,最近几次经过明确考证的记载,一是清末1908年,此潭在深夜突然沸腾,随即有一处唐代府院浮现,这在《山东志》中有明确记录,还有一次是1938年,一夜之间潭中水声巨响,第二天早水面漂浮大量古书。1982年,当时济南市园林局工作人员对五龙潭两侧进行清理时,曾挖出一块唐代石碑,上书“唐左武卫大将军胡国公秦叔宝宅“,至尽保留在五龙潭公园内。多年来,有很多济南市民在潭边捡拾到古物与器件,却不知道从那里来的。

  另外传说据出土的秦琼之父墓志铭记载,秦府在齐州历城县怀智里(即今经七路小纬六路一带)。民间传说,秦家传至若干代后,家道中落,弟兄们准备把大宅子卖掉,分家各自过。可是,由于秦府门前有秦叔宝故宅的石碑,没有人敢买。后来有人想了个办法,把那块碑移到了五龙潭附近的秦家祠堂内。这样,买卖便成交了。天长日久之后,人们便误把秦家祠堂当作秦琼故居了。          

回马泉

    在济南,还有一个关于秦琼的古老传说:话说当年秦琼在历城县衙当捕快的时候,有一次手持双锏骑着高头大马追赶贼人,在与贼人交战中,秦琼所骑的战马猛一回头,由于蹄力过猛,马蹄落处出现了泉眼,一泓清泉从地下汩汩冒出。济南人为了纪念他,就将这处泉池取名为“回马泉”。也许是源于这一神奇的传说,人们在2004年4月重新评定济南新“七十二泉”时,将位于五龙潭东南二百米处的回马泉列为第37泉。老济南们说,现在泉底长满了绿苔,而想当年秦琼坐骑留下的蹄印之处,则呈现出浅黄色沙土,沙砾深处会溢出串串泉珠来呢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秦琼拴马槐

    传说秦琼因为其母艰难地把他从小拉扯大,故而对母亲十分孝顺。在千佛山西盘道唐槐亭西侧,有一株形状犹如母亲怀抱婴儿的“母抱子槐”,相传就是秦琼到千佛山寺院为母亲许愿烧香,曾拴马于此树,故而被称作“秦琼拴马槐”的。据说唐槐亭曾是秦琼庙的遗址。由于秦琼是大唐开国元勋,同时又是仁义之士,为百姓专做好事,深得百姓的信任和拥戴,人们便在其故乡建起庙堂供奉。起初,在秦琼庙里塑了一座秦琼像。但奇怪的是,这雕像一直站不稳,仔细检查修整后仍然如此,人们百思不得其解。后来一位老者解开谜团:“秦琼是一代忠臣,他一生扶持唐王李世民,死后也不愿意独占王位!”于是,人们便把秦琼的雕像挪开,在庙的正中央重塑了一座李世民的塑像,“秦琼”这才昂首挺胸地立在一旁,任凭雨打风吹,一副岿然不动的样子。这一故事虽为传说,但秦琼恪尽职守,连死后也不忘自己职责的美名流传至今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

金牛化山

  古时候,济南华山脚下有个给财主放牛的苦孩子。财主心黑,每天只给孩子带一个饼子去放牛。这天,苦孩子正想吃饭,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向他要饼子吃。孩子见老人可怜,就把饼子全给了老人,自己却忍饥挨饿。老人要报答小孩,便把他领进一座山洞中,只见一头金牛拉着金磨在轧金豆子,老人捧了一把金豆子给孩子。这事被财主知道后,便拿着袋子去山洞装金豆,还想把金牛和金磨弄回家。不料,金牛怒吼一声跑出山洞,洞口坍塌,财主葬身洞中。那牛跑至泺水边饮水,鸡叫了,金牛化成山,人称金牛山。华山脚下有个山洞,那就是传说中的金牛洞。    

瓜打金牛

  济南东郊的牛旺庄北有片苇子湾,每年夏秋月圆夜深时,就有一头金牛在湾中沐浴戏水。

湾边住着一对善良的老夫妇,他们和家中的黄牛一起苦熬时日。一天,黄牛将死,含泪对老夫妻说:“我死后,把角埋到东墙下,明年就会发芽、开花、结瓜。结瓜后四十九天,摘下瓜在月圆之夜去打湾里的金牛,牛就听您老使唤了。”到第二年秋天,东墙下果然结了个瓜。庄里有个二流子得知秘密后,在结瓜四十八天时将瓜偷走。第二天他来到湾边,见金牛一到便用瓜击之。由于金瓜早摘一天,未能制服金牛。金牛狂躁而起,用双角将二流子抵死。金牛无力回天,饮尽湾中水向北跑去。牛没了,庄人便改名为“牛亡庄”,后觉“亡”字不吉,遂改成了“牛旺庄”。

寺沉成湖

  古代,济南有个大明国寺。寺内殿宇飞阁,雄峙亭立;经声佛号,暮鼓晨钟。然而寺内和尚却不守教规,经常奸淫良家女子。传说有一姑娘,很有孝心,她母亲有病,她便天天向大明国寺方向烧香祈祷。一月之后,母亲病愈。姑娘便去大明国寺还愿。寺内和尚见她姿色甚美,便于夜晚把她抢入寺内。姑娘的哥哥闻知跃马挺刀,追踪而去,突然,一声炸雷,天塌地陷,大明国寺沉入地下,此处成了湖泊,就是现在的大明湖。哥哥救出妹妹,在湖边种藕捕鱼,侍养老母。那些和尚便成了湖里的蛤蟆,只会鼓肚皮,却永远叫不出声来……。

紫荆复活

  相传,在济南北郊的紫荆山下,住着田氏三兄弟。他们一块居家过日子,相处得十分和睦。他们的庭院中,长着一株十分茂盛的大紫荆树。后来,三兄弟因故闹了矛盾,吵闹着要分家。就在那天夜里,枝壮叶密的紫荆树突然枯死。田氏三兄弟见状深受启发,重又和好如初。岂料到了第二天,那棵紫荆树也重新复活了。据有关学者考证,那紫荆山,便是今日的金牛山。现在,山周围居民区内仍有不少田姓人家居住。

井中锁蛟    

  济南城内有一舜泉和一口舜井。舜泉在原南门里偏西舜庙里;舜井在原南门里向北“舜井街”路西墙下边。据古老传说,济南发大水后,不知是哪位仙人(大禹或吕洞宾),把发水的蛟拿住,锁到舜井里,并在井上竖了一根粗粗的铁柱子,把粗如人手腕的锁蛟的铁链子从井中引上来锁在铁柱子上,让蛟在井里好好“修身养性”。蛟问:“我什么时候可以出去?”仙人回答:“到铁树开花的时候,你就可以出去了。”那就是说,井中被锁的蛟将永远不能重见天日。井上的铁柱子和铁链子一直到民国时代还有。多少年来,大家去舜井里提水,井上的铁柱子、铁链子都已生锈,铁链子照样垂在井里,可是从来没有人敢动。

埋儿孝母(郭巨埋儿)

  在长清县与平阴县交界处有座孝堂山。山上有一石祠,世称孝子堂。孝子堂是为纪念“二十四孝”之一的郭巨而修建的。相传,郭巨家境贫寒,却事母至孝。后来,他结婚后生了一个儿子,生活更加困苦。他怕自己的儿子会分掉母亲吃的东西,就去埋掉儿子。正掘坑时,忽然挖得一些黄金,里面还丹书一贴。上写着:“孝子郭巨,黄金一釜,以用赐汝。”

 

 

山东概况
认识山东
游遍山东
旅游住宿
景点故事
推荐线路
·聊城天沐温泉汽车1日游
·华五/扬州瘦西湖/灵山大佛...
·华五/周庄/盘门/西溪/鼋...
·南宁/德天瀑布/通灵大峡谷...
·爱在丽江--丽江/虎跳峡/...
热点线路
·华五/扬州瘦西湖/灵山大佛...
·聊城天沐温泉汽车1日游
·商河温泉汽车1日游
·爱在丽江--丽江/虎跳峡/...
·华五/周庄/盘门/西溪/鼋...
·金象山滑雪1日游
·精华之旅--北京精华动车4...
·世纪园滑雪1日游
·南宁/德天瀑布/通灵大峡谷...
·世纪园滑雪1日游
联系方式
旅游咨询热线:0538-8256111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8255333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8299108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6312111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6310199  
 
|   网站首页    |   线路精选    |   山东线路    |   周边线路    |   国内线路    |   旅游资讯    |   酒店预订    |   公司简介    |   联系我们    |   请您留言   
版权所有:泰安市浪漫假期国际旅行社技术支持:诺盾网络
  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  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  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